6月2日,黄河公司传来喜讯,青海产IBC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3.6%
(二)分布式光伏平价已经实现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平均度电成本为0.27~0.48元/千瓦时,全国用户侧平均电价为0.5135~0.6948元/千瓦时,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平价已经实现截至2020年1月8日,单晶组件(输出功率320瓦)价格为1.72元/瓦,多晶组件(输出功率275瓦)价格为1.5元/瓦。
我国光伏实现全面平价的主要问题光伏系统每发1千瓦时电量的综合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硬成本和软成本两部分。光伏服务不同于空调等电器设备的安装。可见,我国已实现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平价。光伏软成本正在成为实现更广范围光伏平价的主要约束力。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9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中,分布式占比为40.5%,与2015年相比提升了约31.5个百分点。
(二)光伏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1.专业化的分布式光伏交易市场缺位。但目前的光伏服务较为粗放,主要以代为购买、安装、协调上网等基本服务为主,缺少能够集成定制光伏市场资源、整体降低供应链成本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2020年2月,隆基又收购了另一家中国光伏企业宁波宜则旗下的越南组件工厂,进一步加速了隆基股份海外产能快速提升。
而隆基也是行业内率先投入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企业之一。其中,2019年1月,隆基创下的24.06%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一举打破了此前业界公认的24%极限,代表了中国光伏产业在该技术领域的全球顶尖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尤其是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伴随着中国光伏产业一路发展,从一家仅有几十名员工的器件级半导体制造厂成长为今天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商。
隆基股份积极响应云南省脱贫攻坚战略,因地制宜,通过子公司楚雄隆基和丽江隆基设立了两个企业扶贫车间,逐渐实现外部输血式扶贫向内部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中,有7家来自中国,其中隆基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商,2019年底单晶硅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42GW和14GW,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占到全球总量的40%以上,也是同期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
截至今天,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容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样是全球最为权威的行业媒体PV-Tech评出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中,隆基也连续蝉联全球唯一AAA级(最高级)光伏组件制造商,其他3家AA级制造商中有两家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布局的推动下,2018年隆基组件产品海外销量已超过总对外销量的30%以上,而2019年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67%。对隆基而言,光伏扶贫既是公司业务,也是社会责任,隆基主动将更好的光伏产品、服务用到光伏扶贫项目中,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以领跑者项目标准做光伏扶贫,坚持将技术水平为扶贫项目带来稳定收益。
中国光伏企业75%以上的市场位于海外,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光伏企业较早参与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市场助推下形成了完善的全球市场和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这一年,也正是隆基稳步推进国内产能布局、正式筹备规划海外布局的开始。之所以资助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因为隆基的理念中,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推动社会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而人文关怀的核心则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让每个人的付出收获应有的回报,因此希望以这样的实际行动向援鄂医护人员表达关爱和支持。2020年初,隆基正式加入RE100倡议,承诺到2028年在全球生产运营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能。
在今天的全球光伏产业,所有具有关键指标意义的先进技术基本上均由中国光伏企业保持着全球最高水平。隆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高投入是中国光伏企业重视技术研发的缩影。
图注:金刚线切割的单晶硅片2013年之前,国内硅片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砂线切割作为主要切片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较长而且良品率低,严重制约着硅片制造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截至目前,丽江隆基就业扶贫车间已经吸纳周边20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117人。
而在过去的3年间,隆基已经连续11次打破光伏产业关键技术指标世界纪录。此外,隆基还通过直接公益捐赠援建光伏电站方式,改善贫困社区的面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能源结构升级转型进程。丽江隆基公司经过多次走访和调研,确定了对口帮扶工作规划,先后捐赠爱心物资5万元,并投资10万元,把思木村小学屋顶改建为18.3KW光伏电站。据测算,全球70%荒漠面积成为绿洲时,就可以固化人类历史上所有碳排放,实现负碳发展。如今,光伏电站每个月能为思木村带来1500-1800元的收益,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支持义务教育。
不仅是金刚线切割技术,今天行业内光伏使用的光致再生技术、双面双玻组件、高效PERC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都是由隆基率先导入量产的,隆基和其他优秀的中国光伏企业也始终保持着这些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今天,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成果有目共睹,在中国企业的引领下,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在全球许多地区已经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开启。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进一步为隆基股份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化应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21世纪初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今天,国内金刚线产业已经实现了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完全自主化,关键技术指标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光伏扶贫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在中国光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产业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中,开创了光伏+扶贫光伏+治沙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渴望迈向国际化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2019年,隆基加入中国企业气候行动,参与陕西延安的绿色乡源清洁取暖项目,捐赠块高效单晶双面半片光伏组件,支持农户试点太阳能光伏发电+水暖炕方式,探索为中国乡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因此也获得了2019年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第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颁发的全球人居环境杰出贡献奖。在积极开展光伏扶贫的同时,隆基以依托在全国多地的产能布局,积极将产业发展与当地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以就业带动扶贫。光伏扶贫是我国政府推行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将光伏发电特点与精准扶贫结合开展的全新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是我国发展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的崭新尝试,是精准扶贫世界首创的中国方案、借鉴样本。
在两年间,隆基携手供应链通过研发加实践同步开展的方式,在反复实践中最终攻克了这一关键技术,并于2015年率先导入量产。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不止体现在关键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更体现在产业链成熟度的不断完善。
隆基在云南的扎根,带动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的集中,推动了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和地区经济建设,光伏产品的生产制造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附能力,目前隆基股份已在云南楚雄、保山、丽江三市州进行了产业布局,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成为在云南容纳当地人口就业的产业项目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企业。产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形势,光伏发电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
当时,金刚线切割技术已经在国外很多领域开始应用,而这项技术长期被一些国外企业牢牢控制,不能为我国光伏企业使用。同样是在扶贫攻坚主战场的云南,2015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商的隆基股份,在寻求光伏产业链绿色制造的追求中,开始瞄准水电、硅矿等资源丰富的云南,大举入滇。
面向未来,光伏产业必将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基金本着百分之一的奉献、百分之百的改变的宗旨,期望以点滴的爱心汇聚,改变莘莘学子的人生命运!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隆基股份立足光伏产业特点,通过持续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议程,积极参与乡村清洁取暖项目,让更多社会公众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以及光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有力武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促进更多群体行动起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同时,推进了中国中西部贫困山区的清洁取暖和气候变化行动。思木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是由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组成少数民族贫困村落。
后发先至造就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人类对于光伏发电的探索始于1839年,这一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奠定了光伏发电技术的开端。早在2017年,隆基股份曾在这些村卫生室的屋顶,建设了6.4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清洁能源技术,解决村冬季取暖难题。
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9年在云南省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电站,隆基供应了196MW高效光伏组件,占项目总体量的85%,让40218户贫困户在光伏扶贫中受益。同时,在山东莱西、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和兰州大学设立奖助学金,帮助80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
1月25日,就在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之际,隆基股份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隆基百分之一基金捐赠1000万元,专项资助陕西援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更重要的是,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市场的摔打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率先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升级。